数字赋能丨“农机云”献礼中国农民丰收节
发布日期:2025-09-24
9月23日,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,国机数科以“农机云”为核心载体,通过多项创新实践赋能农业生产,以数字化成果致敬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,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“智”力。
自2024年9月22日国机数科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“农机云2.0”发布会以来,平台功能逐步完善推广应用,一幅幅数字赋能农业、智慧引领未来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。
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: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底座
服务农业农村部打造的“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”。目前已接入农机数量近108万台,日均处理数据最高达10亿条,支持黄淮海等重点区域农机协同作业,联动全国1000余家农业应急救灾中心、4500余支服务队,提升防灾减灾能力。为政府部门提供农机作业实时数据与趋势分析,成为保障农业应急救灾与规模化作业的核心基础设施,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地。
智慧农机服务管理:助力农机补贴全流程数字化
在海南搭建的智慧农机服务管理平台,实现了农机作业(机插秧)补贴监督的全面线上化管理。平台通过创新引入“农机券”机制,打通补贴申请、审核、发放全环节电子化流程,大幅减少人工操作,提升政策执行效率。实时更新农机作业信息,支持多维度查询与统计,确保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。农机补贴全流程数字化,惠及全省农机手与合作社,推动农机作业效率提升与政策红利精准落地。
智慧渔业养殖监测:推动传统渔场数字化转型
在海南东方市,国机数科构建的智慧渔业监测平台,集成物联网、北斗导航、遥感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,通过与渔场高质量数据集协同,破解了传统渔业“数据滞后、管理粗放”的痛点,实现对养殖环境的水质、气象、生物行为等多维度实时监测,通过智能调控设备+实现精准作业,推动渔业生产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,为全国传统渔场升级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智慧农场全球实践:从重庆到巴西的数字农业创新
在重庆永川区,国机数科打造了全国首个“北斗+智慧油菜”单产提升试点农场。以“农机云”为数字底座,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,构建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五维一体管理体系。深度融合北斗定位、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模型,通过智能无人设备替代人工作业,实现农机作业效率提升20%,油菜单产提升5%以上。不断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在泰国和巴西建成智慧农业科技小院,服务多农场协同管理,与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智慧农业合作的项目被纳入202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中巴两国领导人见签成果,助力巴西家庭农业现代化发展。
农业数字综合服务平台:打通产销全链条
国机数科运营的农业数字综合服务平台“神农商城”是集农业生产、农资交易、农产品流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。涵盖农机、农资、农技等多类交易场景,为合作社、农户与企业提供便捷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对接渠道。通过电商驾驶舱与数据看板,实现产销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,实现信息流、商品流、资金流高效运转,赋能农业农村生产和消费领域,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农机云·神农大模型:打造智能农业新范式
"农机云·神农大模型"智能应用系统,构建了"数字底座-模型能力-应用服务"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。在数据基础方面,整合农机作业数据、农业IoT设备数据和气象预警数据,构建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数据库。在模型能力建设上,融合国产大模型,结合自研"兮睿"服务引擎,提升农业场景的智能化处理能力。应用层面建设"神农智库""神农专家""神农智测""神农播报"四大场景,涵盖知识问答、生产决策、作业评估和信息推送等功能。通过"六步走"发展路径,形成"数据-模型-服务-反馈-生态-商业"的闭环体系。
国机数科“农机云2.0”以数据为纽带、以技术为引擎,通过智慧农机管理、精准种植、智能渔业等多场景应用,推动农业生产向“精准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转型升级。下一步,国机数科将继续深化“农机云”平台能力,持续迭代升级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央企力量。
丰收节之际,致敬农业劳动者,礼赞数字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!